笔看阁

笔看阁>投喂病美人表哥后笔趣阁免费阅读 > 110120(第28页)

110120(第28页)

十八卫自然欣喜,欣然领命。

节度使的亲卫,举重若轻,更何况这位节度使还是郡王殿下,他们的前途一片光明。

梁俨和萧勉脱下锦袍,换上了布衣,混在送行的人群中。

“殿…公子,我们快走吧,要赶在阿羽他们前面抵达蓟州。”

梁俨点了下头,与萧勉骑上大马,绕道奔向蓟州。

车队缓慢,要行两日半才能到蓟州城,梁萧二人打马,若赶得急,一日半就能到蓟州城。

两人奔袭一日,抵达了蓟州下属的一个小县城。

来到客栈住宿,萧勉刚想吩咐小二送些好饭菜到房间,却见殿下坐到了大厅之中。

“傻愣着干嘛,坐下吃饭。”梁俨拍了拍身边的木凳子。

萧勉应声坐到梁俨旁边,小二殷勤地上来点菜,梁俨询问萧勉想吃什么,萧勉受宠若惊,连说都好。

梁俨利索地点了四菜一汤。

萧勉皱眉,殿下金钱之躯,一餐怎能只佐四盘,于是附身小声道,“公子,您是金枝玉叶,我们现在也不急着赶路,您怎么能如此简朴,再点些菜蔬肉食吧,别委屈了自己。”

梁俨撑着头,笑道:“孟升诶,这里不是玉京,收收你的做派。一餐一饭,来之不易,我们不过两人,四菜一汤足矣,莫要铺张。”

萧勉闷闷答了声“是”。

这个世界的生产力远不及梁俨长大的世界,他为了碧澜岛的农民亲自上门找段晓要耕牛农具,去田里看播种,秋收时亲自盯税。

他沾过春泥,嚼过秋穗。

收税时,他看过百姓哀求哭泣的面庞。

他知道这个世界的农民和小老百姓有多不容易。

民生之多艰,能吃饱穿暖不打仗便是盛世。

可惜,没有盛世。

梁俨端起茶杯喝了一口,皇帝自然也知道,当年他废太子一脉为庶人便是惩罚,既彰显自己仁德,又能让他们自生自灭。

娇生惯养的天潢贵胄哪里吃得了庶民之苦,只有死的份儿。

可惜,他来了。

也不知道十五岁的广陵王到底做了什么,才能把他从那个世界带到大燕。

“你们听说没,那新节度使要到咱们蓟州上任了,那官道扫得利利索索的,看来来头不小。”

“知道,听说是陛下的孙子,广陵王。”

“关咱们什么事儿,管他什么王,咱们还是温书为上,莫误了秋日的乡试。”

“怎么不关咱们的事?咱们读书不就是为了做官么,若考上举人,咱们也许就要到那位殿下手里谋差事。”

“他们天潢贵胄的,整日吃香喝辣,哪里会打仗,不过是来添乱。皇帝的孙子又如何,还不是个毛头小子,他能做什么?”

“就是,皇帝也就那样,他孙子还能是什么好鸟?”

隔着两桌,萧勉一边吃饭,一边听那些小民议论,听得眼睛直冒火,小声对梁俨道:“公子,北地偏远,这些小民竟敢在此非议陛下和殿下,臣…要不我去教训他们一顿。”

“不必。”梁俨嘴角含笑,夹了一块肉放到他碗里,“你吃你的。”

“可不是,如今朝中权贵当道,那些世家大族就知道吞咱们的田,皇帝老儿在玉京不知道,咱们还不知道么?去年收成不好,北离人没吃的过冬就来抢边境的百姓,啧啧啧,谁承想咱们大燕百姓也没的吃。”

“哎,税赋一年比一年重,大户兼并,连片阡陌,小民无立锥之地,只能成为佃户和流民。可笑可笑,我读了十载圣贤书,那应试考的也不是策赋,而是颂圣诗,定要写那河清海晏,歌舞升平。陛下终究是老了,愈发昏聩……”

“住嘴!”萧勉将筷子一拍,发出一声怒吼,“你们有几条命在这里口出狂言,陛下是圣君,不容尔等污蔑。”

几人见萧勉身着布衣,面容年轻,讥笑一声,“小子,听你这口音不是北地人吧?你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崽子在这里叫唤什么!”

梁俨拉了拉萧勉的衣角,孟升平素最沉稳,怎么今日这般急躁。

萧勉低头看了下殿下的手,咽下胸中怒火,冷声道:“陛下当年还是太子时便出征西疆,荡平西疆十国,后又收服突厥,去岁又攻下渤海,大燕在陛下手中日益强盛,万国来朝,是千古圣君,岂容尔等不敬!”

“小子,那是哪年的老黄历了?再说那西疆十国、突厥渤海好好的,谁让陛下去攻打的?还不是他自己好大喜功,动不动就出兵使蛮夷臣服。西疆咱不知道,就打突厥和渤海,我们北地死了多少人,交了多少粮,你懂什么!”

“就是,赵兄说得对,你小子懂个屁。圣上如今年老,又喜享乐,那税赋一年比一年重,搜刮民脂民膏自己用,为君者不珍子民便是昏聩之君,如今北地多少流民盗贼,你管这叫千古圣君?”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