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看阁

笔看阁>清朝时期的农村妇女生活 > 第37章(第2页)

第37章(第2页)

砸了尤不解气,隔日又把杜容锦珍藏好物拿出来在院子里摆了个地摊贱卖,让一胡同的人都来挑。

黄米胡同都知道,杜家大爷是个附庸风雅之人,花鸟鱼虫养得比人都精细。

这一下杜家就热闹了,到处都是小媳妇大姑娘,跟开茶话会似的,连落脚的地儿都没。

不过,天地良心说句公道话,她们可不是来吃瓜,而是来买东西的啊。

第024章花的惨案

楚韵听了,反为大嫂捏一把汗。放现代,这么下丈夫脸,都得遭人说嘴,何况这会儿。

很快,她就知道是自己想多了。

黄米胡同大面上,家家经济状况都差不多,实则仍有很多如黄太太家一样,打仗死了丈夫儿子的穷困之家。

最后,这地摊大受欢迎到闵氏还在外博个贤名,说她懂得照顾近邻。

杜家老两口对此只有干瞪眼的份儿。

当然,也是人知礼数,挑不出一点错。

来吃瓜的都不空手,这家送一碟春卷,那家送盘酱牛肉,劝闵氏一回,又对杜太太骂一回牛亲家,哄得人跟过年似的。

来占便宜的,挑东西也只捡实用的走,杜大爷的笔墨纸砚都让人贱价买了。穷人亦有品格,走时还留下一地不值钱却有人情味的瓜果菜蔬,闵氏收着也高兴。

最后,大房就剩了一溜儿会说吉祥话的八哥,和照料的花花草草。有钱人不缺这些,穷门小户的养不起。

偏生闵氏最恨这个,她这人金口玉言,说是片甲不留,那家里多片叶子都不行!

大手一挥,对全家人说:“都来挑吧,就算我替大爷谢谢两个兄弟照应了。”

之前闵氏在家摆夜市,楚韵和魏佳氏都没好意思过去,怕惹祸上身叫杜太太说嘴。这时大家关起门,说的是谢谢两个弟弟照顾,那她们还非去不可了。

也不是谁家兄弟都能跟爹似的照顾大哥十几年啊。尤其杜容泰,又出钱又出力,简直把这兄长当儿子看了。

杜太太为这事还拉着楚韵和魏佳氏说了回小话。

杜太太:“咱家不是那等没礼数的门风,什么妾不妾的,素来不让进门,老大,唉。”她想说儿子是被冤的,可打了几天都不开口,这话亲娘也没法说了。

“老二老三打小知礼数,从不让人操心,你们也放宽心,好好过日子。”

说一回话,蔫巴巴地让两儿媳回去了。

楚韵让她这忍让劲儿惊了一跳。

还是何妈跟她八卦,说:“姑奶奶,今儿敢乱来,明儿就敢纳小,旗人的妾那可不是妾,跟太太也不差什么,哪能轻易往家里拉。寻常人家议亲,纳不纳小那都得提前说清。杜家为啥能娶闵家姑娘?还不是因为闵家为的就是这个?反正,太太再如何刁钻,也盼着家里好。”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