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看阁

笔看阁>街溜子文化传媒 > 第563章 抵达幽州 如兰出阁与归宁(第1页)

第563章 抵达幽州 如兰出阁与归宁(第1页)

在暮色如墨的深沉夜幕之下,幽州金帅亲率轻骑部队,如同暗夜中的疾风,星夜兼程,马不停蹄。他们在漫漫征途上日夜奔波,历经整整七日的艰苦跋涉,终于抵达了狄老将军的驻地。

辕门之外,夜风猎猎作响,狄老将军早已在此等候。只见他身姿挺拔,虽已年逾花甲,但气势不减当年。他抱拳向金帅行礼,那花白的银须在呼啸的夜风中肆意飞扬,而他的眼中,难掩重逢老友的欣喜光芒。这位一生戎马、身经百战的老将,在心底暗自揣测,金帅此番亲自前来,必定是为了即将全面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,前来坐镇指挥,引领他们谱写一场辉煌的胜利篇章。

然而,当金帅表明此次只是前来视察时,狄老将军不禁微微一怔,眼中闪过一丝诧异。

营帐之中,烛火随着微风轻轻摇曳,光影在帐壁上舞动,仿佛也在为这场对话增添几分神秘氛围。狄老将军坐在营帐之中,手不自觉地捻着胡须,脸上难掩失落与深深的不解之色。他望向金帅,缓缓开口说道:“智勇爵,如今我军兵强马壮,粮草储备充足,可谓是士气高昂,正值战力巅峰之际。此诚乃天赐良机,若挥师北上,踏破辽国,直捣黄龙,并非难事。麾下一众将领更是枕戈待旦,个个摩拳擦掌,磨刀霍霍,只等一声令下,便可冲锋陷阵。可若在此时,将作战策略改为蚕食之策。。。。。。”狄老将军欲言又止,目光中满是忧虑,似乎对这突如其来的战略转变充满了担忧与困惑。

金帅微微抬手,示意狄老将军稍安勿躁,他神色沉稳,目光坚定而从容。“狄老,这蚕食之策,并非我一时兴起,而是我与官家经过反复权衡、仔细斟酌之后,方才定下的大计。”金帅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其一,如此可将辽国当作磨砺新兵的绝佳试炼场。新军唯有在实战的烈火中千锤百炼,才能真正成长起来,为我朝锻造出一支坚不可摧的钢铁之师。”说到此处,金帅压低了声音,目光变得愈发深邃,仿佛穿透了营帐,望向更为遥远的地方,“其二,狄老您久历朝堂,想必深知,太平岁月里,武将往往难免遭受猜忌。留着辽国这个对手,方能彰显我等守土戍边的重大责任,让朝廷上下明白,我等武将枕戈待旦,时刻为守护家国安宁而不懈努力。”营帐内,烛火闪烁不定,在金帅脸上投下明明灭灭的光影,而他的话语里,却藏着诸多难以言说的深沉意味,让人细细品味之后,方能领悟其中的深意。

狄老将军微微低下头,陷入了沉思,细细琢磨着金帅话语中的深意。营帐内一片寂静,唯有烛火偶尔发出“噼啪”声响。半晌过后,狄老将军缓缓抬起头,目光沉稳而坚定地看向金帅,语气平和却透着决然:“好,我明白了,底下将领们的情绪,我会妥善安抚。”

金帅闻言,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,轻轻点了点头。他深知狄老将军智谋过人,定能领会这背后的复杂考量。随即,金帅伸出手,亲切地拉着狄老将军,快步来到摆放着地图的桌前。他俯下身,手指落在地图之上,目光炯炯地说道:“狄老,依我之见,可分出小股精锐兵马向西进发,去探寻前路。沿着那古老的丝绸之路一路往西深入。”

狄青老将军听闻,毫不犹豫地点了点头。其实,他心中早有此念。在狄老将军看来,如今配备了火器的宋军,在战场上已然具备了无可比拟的强大优势,吞并辽国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。因此,此刻分出一万到两万的兵马去执行探路任务,对整体战局而言,确实无关紧要。况且,将那些平日里好战心切的将领们分成几支队伍,安排他们去执行探路任务,也不失为一种安抚他们情绪的良策。如此一来,既可以让他们在行动中找到施展身手的机会,又能避免因战略转变而引发内部不必要的矛盾与纷争。

金帅与狄老将军目光交汇,二人相视而笑,诸多复杂的心思与默契,皆在这一笑之中,尽付于无言。随后,金帅将手指从地图上的丝绸之路移开,轻轻落在高丽所处之地,神色郑重地向狄老将军说起了跨过渤海湾、征战高丽的计划。

“狄老,您看,幽州距离海边极近,此乃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。”金帅一边说着,一边微微俯身,手指沿着地图上渤海湾的轮廓轻轻划过,“我们可以从军中精心挑选一批熟悉水性的将士,让他们先行展开登陆作战的训练。待海船建造完成之后,便一同随我挥师高丽。”金帅抬起头,目光中闪烁着坚定与谋略的光芒。

说罢,金帅微微凑近狄老将军,压低声音,语气中透着关切与深意,暗中建议道:“狄老,如今局势变幻,诸事繁杂,以我之见,也是时候考虑培养接班人了。您戎马一生,经验丰富,培养出的人才,必能为我朝军队注入新的活力,延续您的辉煌。”其实金帅这么侧面点狄老,想把狄破军调过来传承他的衣钵,但是金帅不能明说,如果狄破军接管了狄老将军的军队,算是比较符合金帅的利益,话反正说出去了,明不明白那就看这狄老将军怎么做了。

狄老将军手抚胡须,缓缓点头,金帅话语中的深意,他心领神会。毕竟岁月不饶人,自己年事渐高,纵使心中豪情不减当年,可体力与精力终究大不如前,至多还能在战场上征战寥寥几年。若此时在不能精心培养出一个信得过的人,日后自己辛苦打拼下的局面,极有可能被他人轻易摘桃子。

而在繁华的东京城里,盛府再度被喜庆的氛围所笼罩。今日,乃是如兰出阁的大喜日子。如兰终于得偿所愿,嫁给了文炎敬。王若弗心中虽有些许不悦,毕竟文家在门第上,较之华兰、墨兰、明兰所嫁夫家,确实稍逊一筹。然而,文炎敬在科考中高中举人,也算是有了些功名在身,与如兰倒也称得上般配。再者,如兰对文炎敬情根深种,认定了此人便是自己的良配,王若弗纵然满心不情愿,却也着实没了法子。

思及此,王大娘子心中暗自盘算起来。华兰所嫁甚好,金帅在朝中不能说是权倾朝野也算得上一个有实权的人物,日后让华兰帮衬如兰,给她的夫婿谋个合适的差事,想来并非难事。如此一想,王若弗心中的无奈稍减,也便渐渐认了这门亲事。

如兰此番出嫁,规格竟与明兰当初相差无几,同样是十里红妆,那场面,可谓是热闹非凡,尽显盛家的气派。华兰与淑兰在众人的悉心保护下,也赶来参加如兰的这场盛大婚礼。值得一提的是,淑兰也在金帅离开的前一日,如愿以偿地怀上了身孕,只是月份尚浅,肚子还未显怀。

而嫣然,也陪同余家众人一道前来,为如兰的婚礼增添了不少光彩,这可算是给足了如兰面子。回想明兰大婚之时,大房仅淑兰一人代表出席,相较之下,如兰这场婚礼,各方亲友的参与度更显隆重。

王大娘子望着金府为如兰筹备的这般浩大场面,心中欢喜不已,笑得嘴都合不拢。盛纮亦是满脸喜气,在高兴之余,特意叮嘱身旁几个年纪稍长、做事稳重的女使婆子,务必照看好华兰与淑兰,切不可出任何差错。

华兰与淑兰在婚礼现场稍作露面后,便移步至寿安堂。那里,盛老太太与明兰正等着她们。盛老太太瞧见挺着大肚子的华兰,眼中满是慈爱与欢喜,笑容绽放在脸上,仿佛一朵盛开的菊花。她赶忙拉住华兰的手,关切地叮嘱道:“华兰啊,你这月份越来越大了,凡事都得小心着些,切不可大意。”众人在老太太屋里一同吃了如兰的喜酒,又围坐在一起,唠起了家常,欢声笑语回荡在屋内。待聊了一阵后,华兰和淑兰便起身告辞,在众人的相送下,回到了金府。

回门归宁这日,阳光明媚,将盛府映照得格外热闹。明兰与顾廷烨、墨兰与梁晗、如兰与文炎敬,三对夫妇齐齐归来。如兰一见到明兰,眼中顿时绽放出惊喜的光芒,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,亲昵地拉住明兰的手,那欢喜之情溢于言表,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,仿佛有说不完的贴心话。

反观墨兰,她神色冷艳,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嘲讽的弧度,眼神中满是不屑,对眼前热闹温馨的场景似乎十分看不惯,站在一旁,周身散发着一种格格不入的清冷气息。

盛老太太瞧见明兰回来,眼中满是慈爱,赶忙拉住明兰的手,左看右看,眼神中满是关切与疼惜,仿佛怎么看都看不够。而后,老太太微笑着说道:“乖孩子,你们先去你母亲那儿见个礼,回来祖母再好好和你说说话。”

明兰等人依言来到王若弗处。王若弗见三位姑爷齐齐登门,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,对着每位姑爷都关切地问上一句:“我家女儿没让你添麻烦吧?”随后,她侧身介绍站在旁边的姐姐康姨妈给众人认识。寒暄几句后,王若弗像是不经意间,故意提起春珂生的孩子。这话一出,墨兰的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,原本就冷艳的面容此刻更是笼罩上一层寒霜,眼神中闪过一丝怨愤与尴尬。

趁着众人说话的间隙,明兰悄悄拉着如兰走到一旁,小声说起梁晗孩子的事儿。如兰压低声音说道:“听说那个孩子太大了,春珂生产的时候险些没生出来,可凶险了。”明兰听闻,心中猛地一震,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。她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林噙霜当年的手段,当年林噙霜不就是用类似的方法,故意让怀有身孕的卫娘子难产而亡吗?想到此处,明兰的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与忧虑。

康姨妈本就是个爱惹是生非且心肠狠辣之人,此刻更是像只伺机而动的老鸹,在王若弗身边不停地扇着耳旁风。她满脸的不屑与嫉妒,嘴里絮絮叨叨地说着:“瞧瞧,明兰不过是高嫁了些,就开始摆起架子来了,真当自己是个人物了。哼,一会儿可得给她点颜色瞧瞧,让她知道咱们盛家可不是好糊弄的。”那模样,活脱脱一副寻衅滋事的嘴脸。

到了用饭的时候,依照惯例,女眷们一桌,郎君们另一桌。明兰心里清楚,这康姨妈绝非善茬,若是不小心应对,指不定要生出多少事端来。于是,她灵机一动,一上桌便笑意盈盈地端起酒杯,走到王若弗面前,恭敬地说道:“母亲,女儿敬您一杯,多谢您这些年的养育之恩。”这一举动,让康姨妈顿时没了在“不孝”这件事上做文章的机会。

不仅如此,在饭桌上,明兰更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慧与机敏,言辞得体,应对自如,将康姨妈那些暗藏机锋的话语一一巧妙化解。她时而妙语连珠,时而温婉回应,让康姨妈几次想发难都无从下手,只能干着急,气得脸色一阵红一阵白。

盛老太太在另一处,见明兰许久没来,心里便猜到大概是被康姨妈缠住了。她心疼明兰,赶忙叫人去看看情况,解救明兰。不多时,明兰便来到老太太身边,祖孙俩终于能欢欢喜喜地一起吃饭。

饭桌上,盛老太太关切地问了明兰一大堆问题,从顾府的日常琐事,到与顾廷烨的相处之道,事无巨细。可明兰呢,要么一脸茫然,要么笑着摇头,竟是一问三不知。盛老太太见状,不禁感到十分无语。她苦心孤诣,将明兰教导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大家闺秀,本想着她能在夫家大展身手,可谁能想到,竟被顾廷烨如珠似宝地藏在屋里,连些基本的事务都不用打理。

想到这儿,盛老太太语重心长地向明兰传授起御夫之道:“明兰啊,虽说廷烨如今处处护着你,可你也不能总是依赖他。在这世间,女子终究还是得有自己的本事,懂得如何拿捏分寸,经营好自己的日子。你呀,切莫因为他的宠爱,便失了自己的主见与能力。”明兰静静听着,眼中满是感激与领悟之色,不住地点头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