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看阁

笔看阁>官场青云之路李青云 > 第1775章 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(第2页)

第1775章 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(第2页)

李青云正默默思忖的时候,王江华恰好和董庆阳省长讲到了这一点。

“董省长,我们鹏城的人才引进是最大的优势。而这个优势,离不开国家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。”

王江华坦言道,“过去三年时间,我们鹏城每年从内地引进大量高素质人才,这些人才成为特区发展的宝贵财富。鹏城的人才结构优势明显,年轻人口占比高,已经逐步形成了‘创新基因库’。”

“另外,国家实施的‘孔雀计划’‘鹏城优才卡’等政策,对来我们鹏城的顶尖人才给予很大幅度的资助,并配套住房、教育、医疗等资源。这些好的政策,帮助我们鹏城吸引了全球高净值人群和高端人才。”

王江华一一列举的时候,李青云就注意到董省长是喟叹连连。

这个很好理解,毕竟他主政多年的滨州市,和鹏城市一样,同为副省级城市、计划单列市。

放在辽东来讲,滨州市所获得的各种好政策已经足够让人眼红。

哪怕对比省城盛京市,也是具有一定优势的。

然而和鹏城所获得的政策支持对比起来,这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,完全不在一个空间维度。

庆阳省长有这样的感慨,也就不奇怪了。

“像鹏城大学,作为一座刚刚成立还不到三十年的大学学府,在全国范围来看,办学历史绝对是最短的之一了。”

王江华面容平静地表示,“可就是这短短三十年的时间,鹏城大学每年投入的资金,已经能够在全国大学排进前三十,甚至超过不少985高校。其科研水平和人才培养,也是水涨船高。这些,都是因为鹏城的特殊性,这是其他城市是很难复制的。”

聆听着王江华的侃侃而谈,董庆阳不时点头应和。

后排的李青云,听了这番诚恳的言辞之后,对这位粤东省委第三号人物的感官也是非常不错。

确实如王江华所言,鹏城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窗口,其很多优势都是国内其他城市不具备的。

鹏城这些年经济的腾飞,也没有太多可借鉴的经验。

没办法,人家的先天条件确实太好了。

当然了,这些话旁观者可以议论,但人家鹏城的主要领导正常是不会自己评述的。

可这位王书记却没有那么多讲究,真的是做到了“有一说一”。

在鹏城获得的国家政策支持方面,这位也是丝毫没有遮掩的意思,都是实话实说。

作为一个副省级城市的主政领导,能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。

“总而言之,鹏城的崛起离不开全国人民的物力、财力和人力支持,这些资源为鹏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。”

王江华最后说道,“当然了,鹏城作为湾区核心引擎,也一直在积极推动鹏莞联动发展,促进珠江口东西两岸融合互动,创新完善鹏汕特别合作区管理体制机制。”

“另外,鹏城在服务于全国、支持内地发展经济方面,也做了大量工作。例如企业到内地投资、帮助内地兴办合作项目、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等,这些体现了全国一盘棋的战略协同。”

听到这里,董庆阳不禁释然道:“是啊,鹏城是全国上下一条心建设起来的。这些年来,它也一直对内地的城市进行着反哺。我们辽东省几个地市的重点项目,都有鹏城企业家的身影……”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