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沧海桑田,又恰逢乱世……陛下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国事军务,哪有这个精力去时时刻刻的关注。良妃这一丢,就是好些年,直到后来陛下才知晓,当年良妃被沈家救下,生下了一对双生兄弟。”
丹娘心尖颤抖。
本能告诉她,这些都是假的,是编出来的离谱故事。
可看看太妃的模样,哪怕耗尽最后的生机,也要将这秘密告诉她。
哪怕再离谱,她都不得不信这是真的。
“其中之一,便是衡王;那剩下的那一个……是、是你如今最亲近的人。”
太妃眯起眼眸,拍了拍她的手背,“他执意姓沈,执意姓沈,你可明白?”
丹娘眼眸微动,缓缓又坚定地点点头。
“你是个好孩子,顶顶好的孩子,心眼实在人又宽厚,不要听外头那些人的闲言碎语,你是当朝第一位凭着自个儿的本事获封一品夫人的人……你与他,要好好的,过自己的就成。”
太妃的声音渐渐沉了下去。
渐渐没了声息。
丹娘紧紧抱着她,眼眶里满是泪。
太妃原本紧握着的手,也慢慢松开,直到呼出最后一口气。
丹娘合上眼,泪水涌出,口中轻轻唱着太妃喜欢的那支小曲。
天色蒙蒙亮时,太妃薨逝的消息传遍六宫。
琼贵妃眉眼微动,瞥了瞥下头跪着传话的小黄门,淡淡来了句:“本宫知道了,你去吧……”
长久过后,她松了口气:“这老不死的,还真能活,总算是咽气了。”
一旁有嬷嬷告知:“襄和夫人在太妃榻前侍疾,一直到最后一刻,这是陛下特准的。”
琼贵妃厌恶地凝眉:“她倒是惯会讨皇上的喜欢,知道皇上看重孝道,便做出这样的腔调来给人看,当真叫人恶心!”
嬷嬷瘪瘪嘴角,没吭声。
“哼!就算侍疾又如何,太妃就是太妃,又不是太后!皇上再对她礼遇有加,尊重颇多,那也只是太妃!”
说到底,琼贵妃从未真的将端肃太妃放在眼里。
“罢了,人死灯灭,后头要办丧事祭奠之礼都依着原先的礼制来就成……”
“是,娘娘。”
“至于襄和夫人,既然是皇上让她留宫侍疾的,那我们也得略表心意,你让厨房送茶点果子去便成,多了不要给。”
嬷嬷又应下了,领着几个宫婢往太妃宫中去。
没想到却没遇上丹娘。
太妃宫中的管事宫女告知,襄和夫人已经向皇帝复命,告辞出宫了。
嬷嬷赶紧去给琼贵妃回话。
琼贵妃挑眉:“不是说孝心么,走得这样快,装都不装了……”
此刻,马车徐徐已然停在了抚安王府的门外。
一整夜没合眼,送走了太妃,又听到这样骇人听闻的真相,丹娘的心里五味杂陈,感慨万千。
思绪如潮水一般涌来,反而一时间叫人四顾茫然,不知如何是好。
她还是亲自去了一趟老太太处。
老太太听闻好友已故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丹娘想安抚,也一时间不知从何开口。
老太太一抬眼,却见孙女熬红了的眼睛,止不住心疼,抬手抚了抚她的脸颊,柔声宽慰道:“别难过了,是人总有这么一遭的,能过这么大岁数本就是福气。太妃在世时就说过,她这一辈子算得上痛快了,吃过不知多少珍馐,见过不知多少奇珍异宝,经历了不知多少风风雨雨,还能平平安安地安享晚年,这便够了。”
“况且,最后你还陪在她身边,她没什么遗憾啦。”
语毕,她像是哄孩子一般,又捏了捏丹娘耳边的发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