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看阁

笔看阁>贵妃二嫁起跃全文免费阅读 > 3040(第25页)

3040(第25页)

黄昏时国公爷回来了,把韩千君叫去了正院,商议半个月后的婚宴到底该怎么办,要不要铺张。

依国公爷心头所想,自己唯一的闺女出嫁,且还是二嫁,定要风风光光地办,排场要比京城内那些一嫁的小娘子更盛大。

可这节骨眼上,秦家的案子越翻越让人震惊,太上皇暗里是恨不得一刀砍死他了,如今以薛侯府为首、三皇子文王,伯爵府朱家,加上御史台徐家,个个都在盯着他,就差找到一个罪名,定他的罪,像当初关姜观痕那样,把他押入牢狱,好生审判。

他倒不怕,自己做得正行得端,有本事就冲着他来,韩国公问韩千君:“季婵是如何想的,喜不喜欢热闹?”

他这是问的是什么话,郑氏没好气地道:“你问她,她能不喜欢热闹?”

韩国公也觉得自己多此一问,也不去多想了,拍了一下桌子道:“行,喜欢热闹,咱就大肆庆祝,父亲趁机还能扬眉吐气一回。我韩觅阳的闺女即便不做贵妃娘娘了,也能照样嫁个如意郎君。那辛家大公子,论才论貌,可不比当今皇帝差,皇帝能登上皇位,多亏了他有个‘好爹’,但咱家姑爷的状元郎,那可是他自己凭本事争取来的。世家都有一双慧眼,人人想要攀亲,这样的好郎子,最终却落入了我闺女的手掌心,痛快痛快…”

郑氏见他当着晚辈的面,说话如此不着调,不好明着斥责,木几底下的手伸过来拧了一下他胳膊。

韩国公疼得嘴角一抽,咬牙不敢出声。

韩千君装作没看见,垂目道:“父亲都说了,我能嫁给辛公子,已让众人艳羡了,婚宴所图不过是结两姓之好,婚宴办得再热闹,人嫁的不好又有何用?难不成往后的日子,都要靠一场婚宴去维持?”

韩国公以往无不在盼着自己的闺女能快些长大,可如今她长大了,懂事了,又有些惆怅,诧异她是何时长大了的。

“过来,让父亲瞧瞧…”韩国公招她到了跟前,不记得自己多少年没拉她的手,带她去游玩了。女大不中留一点都没说错,他曾捧在手心里的宝,长大了就要离自己而去。一想到这一点,那辛公子再好,韩国公也觉得自己亏了,感叹道:“儿时小小一团,我还在心里想着何时才能长大,怎么转眼就成大姑娘了?父亲还没来得及好好疼你呢…”

上回韩千君进宫他哭了一回,二嫁他又要哭?

屋里的三个儿子,就没见过他温言细语过,唯独幼女成了他的命,郑氏不想听他再抒一次情,打断道:“你不是说,还要见大理寺范少卿一面?时辰不早了,早去早回,世子也该忙完了,顺便一道把人接回来,日日宿在刑部,这个家是留不住他了…”

韩国公身为老父亲的眼泪都要出来了,突然被郑氏打断,大抵也觉得丢人,急忙收了回去,拍了拍韩千君的手,“等父亲回来,再给你添几样嫁妆。”

韩千君也不愿意见到国公爷抒情,他一落泪,她就不知所措,忙点头道:“多谢父亲。”

韩国公人走了,郑氏便同韩千君道:“婚服做好了,今日天色已晚,小心倒了油灯,等明日一早你再去试穿。”

韩千君忍住兴奋应了一声,“好的。”等到天色一黑,偷偷摸摸地去了一趟绣房。可郑氏早就料到了她会如此,门扇上了锁。

韩千君:……

八月底,酷暑已经退去,有了丝丝凉意,夜里冷起来盖上一层薄薄的云锦被,人很容易入睡。

不知是不是心里念着婚服的缘故,今夜韩千君滚了好一阵才睡着,睡得也不踏实,迷迷糊糊听到外院传来了吵闹声,睁开眼睛,便见床前的一扇直棂窗外透出了隐隐的火光。

大半夜闹什么?

韩千君起身蹭了靴,去外间问鸣春,“怎么了?”

鸣春也被动静声吵醒了,早披了衣裳出去,吩咐人到前院打听消息,回头见韩千君也起来了,忙取了一件斗篷披在她身上,“娘子先别着急,醒冬去问了,许是老夫人又在同夫人闹呢…”

话没说完,醒冬回来了,手里提着灯盏脚步走得飞快,到了韩千君跟前,脸色发白,惶惶地道:“国公爷今日去了大理寺,人还没回来…”

韩千君一愣,“什么叫没回来?”没差人回来送信吗?

醒冬又颤抖地道:“世子爷,二爷,三公子,都没回来…”

韩千君脸色一变,衣裳也没来得及换,一面走一面把肩头的斗篷系带系好,接过醒冬手里的灯盏,快步往前院赶去。

郑氏还是白日的那一身,压根儿就没睡。二少奶奶也来了,两人一前一后立在院子里,不停地派小厮出去打听消息。

韩千君从廊下匆匆赶来,正好小厮在禀报消息,不由放轻了脚步,竖耳去听,“夏季的几场大暴雨,好几处宫殿都漏了水,二公子今日一直在工部,对照着图纸在规划如何修缮,快下值时,户部来了人,说有一处工程的款项要找他核对一二,人是跟着户部侍郎离开的,工部的人可以作证,离开的时辰乃酉时末…”

“三公子今日在翰林院纂修一本史书,下值得晚,酉时末才离开,有人见其马车出了翰林院,但没出宫…”

又是酉时末。

韩国公去大理寺的时辰也是酉时末。

这是有人精心策划出来的一场抓捕,把国公爷连同他的儿子们一道给控制住,谁也救不了谁。

六年前,郑氏便曾见过一回风雨,面色还算镇定,可二少奶奶到底还年轻,新婚半年不到夫君便出了事,急红了眼眶,见韩千君来了,走过去抓住了她的手,身子都在抖。

郑氏看了韩千君一眼,也没问她怎么来了,继续问小厮,“世子呢?”

小厮道:“世子午后便出了大理寺,人今夜在城外。”

好一招调虎离山,把国公府的人一个一个分散开,再来行事,看来秦家的案子,已经挖到了最关键的东西了。

“堂堂一品国公爷,朝廷命官,在天子脚下突然不见了人,去了哪儿,谁带走了,总得有个去处,大理寺没人,便去问锦衣卫,锦衣卫没见到人,便去慎刑司问…”郑氏的嗓音平稳,但听得出来语气冷硬。

锦衣卫,慎刑司都是薛侯爷的人,且连皇帝都管不着,至今还捏在太上皇的手里。

完结热门小说推荐

最新标签